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利用氢氧同位素量化高低畦栽培冬的根系吸水来源,为确定该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育期适宜的灌溉深度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耕作研究(Soil & Tillage Research)》上。
高低畦种植是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具有较好的节水增产潜力。该模式在低畦灌水,高畦上的小麦通过吸收侧渗水分来满足耗水需求。该研究分析了土壤水、降水等不同水分来源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值,确定了冬小麦的根系吸水来源:冬小麦在生育期内主要利用0-60厘米的土壤贮水。对于灌溉定额为90毫米的灌溉,仅有69.07%的灌溉水贮会存在0-60 cm的主要根系吸水层中,超过30%的灌溉水会流失而难以被作物利用。因为灌溉深度要充分考虑与主要根系吸水层相匹配,该研究建议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的计划灌水深度不宜超过60 厘米。
该研究得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通讯员 单文晴)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till.2020.104816.